有的人可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,每天要解三四次大便,尤其是餐后马上就有便意,餐后马上有腹泻的反应,部分还伴有腹痛,排大便有窘迫感。
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正常的排便反应,却往往忽视了这其实是一种疾病。绝大多数属于功能性胃肠病——“肠易激综合征(IBS)”的一种特殊表现,所谓功能性胃肠病,简单地解释,就是包括胃肠镜检查在内的各种检验检查都发现没有什么问题、主要由胃肠运动异常、胃肠感觉过敏导致的一系列胃肠道症状。
往往患者会有一种治疗误区,认为IBS并非疾病,而拖延就医。若有这种动力异常的胃肠感觉,要到医院就诊,进行积极的治疗。如果不治疗,听之任之,这种异常往往会变本加厉,不但便秘、腹痛、腹胀等症状会越来越严重,还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。
治疗误区二,有的患者认为即使是经常性便秘、腹痛腹胀也未必需要吃药,只要平时多喝水,多吃水果粗粮就行。但往往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。虽说饮食是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因之一,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,对IBS的治疗有积极意义。但是药物治疗是治疗的根本,食疗只能当做一个辅助性的工具。胃肠道感觉-动力异常是客观存在的,饮食方面的调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所以说,理想的治疗方法还是在正确认识和了解疾病、合理膳食、调整工作节奏、平衡心理的基础上,积极采用改善胃肠道感觉-动力异常的药物进行治疗。
治疗误区三,有的IBS患者认为便秘、腹痛、腹胀,只要到药店买点泻药或者止痛药就好。一般来说,解痉药确实能缓解腹痛,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便秘和腹胀等不适感。对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说,因胃肠感觉和动力的异常,并存腹痛、腹胀、便秘等症状,故应该积极到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能够同时改善感觉和动力异常的药物,而不是针对某个单一症状进行治疗。
正确地认识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,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,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。